07/21 25 阅读量54
#新闻#

三四线城市营地打造指南:如何同时吃透亲子家庭和Z世代两波流量

三四线城市营地打造指南:如何同时吃透亲子家庭和Z世代两波流量

2025-07-21 11:59:35

01

场地硬件是最烧钱的部分,千万别做成四不像。最好的办法是把营地分成明线和暗线两套系统。明面上主打亲子安全牌,用木头围栏、软胶地面、卡通指示牌这些让家长一眼就觉得“这地方专业遛娃”。但暗地里必须埋年轻人喜欢的彩蛋——比如儿童沙池旁边放个故意做旧的电话亭,家长觉得是装饰,年轻人知道这是网红拍照点;草坪上摆几个集装箱涂鸦房,家长以为是休息区,年轻人自动会去找角度拍工业风大片。重点是要让两类人群进入营地后自动分流,家长带着孩子往左走去无动力乐园,年轻人往右拐直奔露营区,互不干扰还能互相觉得对方那边很热闹。具体操作上,场地分区要像火锅店的鸳鸯锅。亲子区必须肉眼可见的安全:所有边角包防撞条,洗手间配儿童马桶,餐饮区要有温奶器。这些细节家长会偷偷拍下来发妈妈群,觉得“这老板懂行”。而年轻人活动区要刻意保留些“未完成感”——比如故意裸露的水泥墙、随便堆放的油桶、半截子涂鸦,越像临时搭建的越能激发创作欲。最成功的案例是某三线城市营地把变电箱画成皮卡丘,家长觉得可爱,年轻人把它当赛博朋克背景,一个成本500块的改造被两类人各自解读还都愿意拍照。

02

很多营地死就死在太实在,给亲子家庭就拼命堆淘气堡,给年轻人就搞烧烤摊,结果成本翻倍还没特色。聪明人都在玩“变形金刚”模式——白天是亲子主题,晚上变身潮玩据点。比如你买一套户外投影设备,下午三点放《小猪佩奇》就是亲子影院,晚上九点切《星际穿越》秒变露天电影沙龙。同样一片草坪,早上收98元/人的亲子自然课教小朋友认树叶,晚上同样的动线变成98元/人的荧光夜跑,工作人员还是那批人,只是把讲解词从“这是枫叶”换成“这是象征生命的脉络”。必须重点搞的几个摇钱树业态:首先是手工课,对家长说是“儿童STEAM教育”,对年轻人包装成“匠人工作室”。同一批陶艺工具,白天教孩子捏小狗加价50%,晚上教年轻人做烟灰缸加价200%。其次是萌宠互动,养几只羊驼白天收20块让小朋友喂胡萝卜,晚上改成88元/人的“澳洲农场夜游”拍照套餐。最暴利的是场景化餐饮,亲子家庭卖38元的恐龙便当盒,把炒饭做成化石形状;年轻人那边同样的米饭捏成饭团,改名“日式手作寿司”卖68元,其实后厨用的都是同一锅米。

03

宣传渠道必须泾渭分明。在抖音和小红书上要精分运营——亲子内容永远突出“省心”关键词:画面里要有爸爸在躺椅玩手机、孩子被工作人员带走的镜头,文案强调“解放父母三小时”。而年轻人内容要拼命制造“稀缺感”:同一片星空,发给家长时说“专业天文老师带队观星”,发给年轻人就变成“北纬32°唯一可见银河秘境”。活动设计要遵循“小孩真玩,年轻人装玩”原则。亲子活动必须实打实消耗孩子体力,比如组织挖土豆比赛、水枪大战,目的就是让家长觉得“这钱花得值孩子上车就睡”。而年轻人活动重在仪式感,同样是挖土豆,给他们发定制小铁锹、帆布包,最后土豆装进印着营地LOGO的牛皮纸袋,他们自己会P图加“归园田居”的标签。最绝的是某营地设计的“假装赶海”——亲子家庭真给一桶蛤蜊让孩子捡,年轻人那边实际是工作人员提前埋的贝壳,但配上日落滤镜和“海边度假”定位,照样刷屏。

04

看清楚两类人的真实需求:家长要的是“服务靠谱”,年轻人要的是“看起来不靠谱”。所以亲子区该花的钱不能省,安全员、母婴室、备用药品这些必须配齐,这些都是妈妈们考察的重点。而年轻人区域反而要省,破旧拖拉机是真生锈不是做旧,废弃篮球场是因为没钱拆不是刻意复古,但这些都会被当成“原生感”来追捧。人员培训要教两种话术:对家长要说“我们专门做过……”,比如“沙池每天紫外线消毒”“所有食材有机认证”,哪怕只是淘宝买的检测报告;对年轻人要说“我们故意不做……”,比如“不提供WiFi是为了回归自然”“不设指引牌让探索更有趣”,其实根本就是没预算装路由器。最后记住最高境界:让亲子家庭觉得你们是专业遛娃机构,同时让年轻人以为这里是地下艺术据点。两类人在小红书和抖音上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营地,但都心甘情愿买单。最终你花一份场地钱,吃两份流量,还让他们互相觉得对方是托儿。


- END -

最新动态

#上一篇#
#下一篇#